第二十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21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2021年11月20日上午9点,第二十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21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在线召开。本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承办,以“高水平开放与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全国几十所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会,3万多人次 线上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洪俊杰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秘书长林桂军教授,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创始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薛荣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蒋庆哲书记致辞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也正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70周年,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成立30年。本次会议的召开,响应了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国际贸易学科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持续贡献力量的重要功能。林桂军秘书长回顾了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指出学科协作组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及政策咨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在新时期,学科协作组应该呼吁各高校对数字贸易发展、全球价值链布局、贸易争端等重要议题做出新的理论研究与阐释。薛荣久教授指出,1991年对外经贸大学创办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的初衷是让国际贸易学科跟上时代的发展,三十年来依靠各高校的努力,学科协作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此感到非常欣慰。现在入世二十年之后,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如何进一步提升贸易质量,打造贸易强国将是国际贸易学科接下来探讨与研究的重点。

按照会议安排,本次会议共组织4场主旨演讲、5场专家论坛、6场青年专家论坛,1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24场专题论坛,涉及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球价值链、贸易变革与贸易新模式、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WTO研究、中国引进外资和企业走出去、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与创新、贸易与环境、贸易与收入分配、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此外,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常务理事单位会议。

在20日上午与21日上午,四场高质量的主旨演讲先后进行。第一场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强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司长陈雨松先后发表主旨演讲。第二场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唐宜红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学科协作组秘书长林桂军教授,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佟家栋教授,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赵忠秀教授先后发表主旨演讲。第三场由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张亚斌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洪俊杰教授,浙江大学副校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黄先海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黄建忠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教授先后发表主旨演讲。第四场由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赵春明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盛斌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陆毅教授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第一场主旨演讲中,隆国强副主任的演讲主题为“加强对国际贸易新趋势的理论研究”,他指出国际贸易正体现出向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与韧性化转型的重要特征,如何在外部环境恶化与新冠疫情流行的大背景下让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跟上实践需求,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倡议各位学者加大对国际贸易趋势的理论研究,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陈雨松副司长的演讲主题为“世界贸易组织工作形势”,他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当前的世贸组织正面临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贸易与环境、补贴、疫情防控与合作等方面的问题,目前WTO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召开十二届部长级会议。

第二场主旨演讲中,林桂军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双循环模型结构与内外联系机制”,认为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代表了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的历程中进入了内外关系认知的新阶段。林教授进一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大国开放经济双循环模型,探讨了内外循环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于双循环新格局的理解。

佟家栋教授的演讲主题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深化改革”,指出自贸试验区同时承担了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高水平平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等三项主要任务。针对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

赵忠秀教授的演讲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下外资嵌入与绿色价值链”,提出外资企业作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了产品、资本与技术流通,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碳泄漏,从而应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提高外资管理制度质量,落实双碳目标,共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场主旨演讲中,洪俊杰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相互促进论:理论与证据”。洪教授论证了来自国际循环的中间品供给冲击降低了企业参与国内循环的规模和畅通程度,但提升国内上游行业的创新水平能够缓解以上抑制效应,而企业参与国内循环的规模和企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呈U型关系,畅通程度的提升对国际分工地位具有促进效应,创新水平提升能够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黄先海教授的演讲主题是“国际视域下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黄教授首先总结了美国和北欧在探索共同富裕路径上的经验和教训,进而认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享发展,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重视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的同时激励,调节、规范高收入人群,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施全球财富积聚战略。

黄建忠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慢全球化、‘全球化变道’与中美关系再辨识”,提出当前全球化变道集中体现在以劳工权益为导向的贸易政策,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非普惠性,全球治理理念、行动和利益新的分化组合及以全球价值链重构为主要依据的全球治理改革四个方面。不冲突、不对抗仍是中美关系的最大公约数。

鞠建东教授的演讲主题是“国际贸易与金融争端理论框架”,他建立了以比较优势、跨国垄断利润和分工固化的增长陷阱为三大支柱的大国关系分析新框架,从贸易、金融、技术、跨境投资、公共卫生、社会及区域安全等领域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

第四场主旨演讲中,盛斌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数字革命与国际贸易”,他认为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经济学研究应当聚焦到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盛教授将目前世界上的数字贸易监管模式总结为美国、中国和欧盟三种模式,并通过分析数字贸易治理的国际协定与规则,指出跨境数据流动是当今数字监管争议的核心问题。

余淼杰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他提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应当兼顾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中国经济应当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对外,中国应当积极参与构建以东西方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陆毅教授的演讲主题是“Quantitative impl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他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低碳减排问题是全球碳排放问题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一环,而气候融资作为激励发展中国家实行碳减排的积极尝试,其政策效果尚不理想。陆教授建议从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情况及经济效应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气候融资的实施路径。

除了以上4场主旨演讲之外,其他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和专题论坛共计三十六场论坛于20日下午和晚上在线有序开讲。会议于21日中午圆满结束。

闭幕式由黄建忠教授主持,唐宜红院长代表学科协作组秘书处与承办单位进行了会议总结。最后,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教授作为下一届学科协作组会议承办单位代表发言。

本次大会开闭幕式和主旨演讲在“学说平台”的技术支持下进行了同步直播,其他学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举行。

来源: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新闻

联系我们

报名地址: 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楼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010-65582041
在线报名